I
háng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 本义: 道路)
(2) 同本义 [road]

行, 道也。 --《说文》

行有死人。 --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

遵彼微行。 --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(3) 又如: 行苇(路旁芦苇); 行阡(道路); 行神(路神); 行程(路程); 行街(大路)
(4) 直排为行, 横排为列 [line; row]

左右陈行, 戒我师旅。 --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
凌余阵兮躐余行。 --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
奉读书, 五行并下。 --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

(5) 军队编制, 二十五人为一行 [the ranks]

郑伯使卒出貑, 行出犬鸡。 --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

(6) 队伍, 军队 [army]

陈胜、 吴广皆次当行。 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必能使行阵和睦。 --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(7) 又如: 行阵(军队行列); 行阵和睦(指军队协调团结); 行首(军队的行列); 行阵(行伍。 旧指军队)
(8) 行业。 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, 后亦泛指职业 [trade; profession; line of business]

皆次当行。 --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(9) 又如: 干装修水管这一行; 你干哪一行?; 行计(行业); 行户(行业, 妓院; 商户)
(10) 营业机构; 商行 [business firm]。 如: 行铺(商行店铺); 行货(货物; 特指坏货, 劣货; 隐语指男性生殖器); 行户(宋以后称加入商行的商户)
(11) 排行 [seniority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]。 如: 你行几, 我行二; 行第(排行的次序)
(12) 辈分 [generation]

丈人行也。 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(13) 又如: 行次
(14) 引申表示多数 [-s; -es]。 如: 和尚行; 僧尼行
II
háng
〈动〉
(1) 连续贯穿 [run through]

以次贯行, 固执无违。 --《汉书》

(2) 用长的针脚将棉衣等活计连缀起来为行。 也作"" [quilt]。 如: 行棉袄; 行棉被
III
háng
〈代〉
(1) 这里 [here]--表示处所

这小贱人不来我行回话。 --《西厢记》

(2) 那里 [there]--表示处所

最苦梦魂, 今宵不到伊行。 --周邦彦《风流子》

(3) 另见hàng; héng; xíng
IV
hàng
〈形〉
(1) 刚强 [bold]

行, 行行, 刚强的样子。 --《集韵》

(2) 另见háng; héng; xíng
V
héng
(1) --"道行"(dàohéng): 僧道修行的功夫, 比喻技能本领
(2) 另见háng; hàng; xíng
VI
xíng
(1) (会意。 从彳, 从亍。 本义: 走路, 行走)
(2) 同本义 [walk; go]

行, 人之步趋也。 --《说文》

行, 往也。 --《广雅》

中行独复。 --《易·复》

我独南行。 --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
行彼周行。 --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
行李之往来。 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

天子以四海为家, 故谓所居为行在所。 --蔡邕《独断》

三人行, 必有我师焉。 --《论语·述而》

此虽免乎行, 犹有所待者也。 --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羊子尝行路。 --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行数十里。 --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与偕行。 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(3) 又如: 出行(到外地去); 远行(出远方); 行三坐五(前呼后拥, 行坐都有人在旁伺候); 行学(上学); 行行(走动不停); 行次(行走; 走到)
(4) 出游; 出行; 出动 [go on a tour]

坐席行衣, 分为七覆, 烟火鱼鸟, 置作五衡。 --唐·李商隐《谢何南公和诗启》

(5) 又如: 行脚僧(行脚僧人, 行脚头陀僧。 云游四方的和尚); 行踏(游逛); 行幕(宿处的别称); 行粮(兵士的口粮); 行厨(随军厨师); 行童(佛寺里的童仆)
(6) [车船] 行驶 [sail; drive]

汤汤川流, 中有行舟。 --三国魏·曹丕《善哉行》

(7) 又如: 行帆(航行中的船帆); 行舟(航行中的船); 行轮(行进的车轮。 亦代称行进中的车子); 行箱(指行进的车子)
(8) 运行 [operate]

天行有常。 --《荀子·天论》

日月之行。 --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(9) 又如: 行行(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); 行律(运行的规律); 行度(运行的度数); 行疾(运行迅速); 行健(运行壮健)
(10) 言围棋下子 [play chess]。 如: 行门(围棋法, 隔一路下子叫行门); 行棋(下棋)
(11) 流动, 流通 [flow]

背夏首以窘逝兮, 沂行川而永叹。 --晋·陆云《九愍·修身》

(12) 又如: 行川(流水); 行光(水中闪烁的光影); 行杯(流觞, 流杯。 古代风俗, 每逢三月上旬巳日, 于环曲的水渠边高会, 置酒杯于水的上流, 杯流行停于谁前, 谁便取饮)
(13) 流行; 流传 [be current; be popular; be in vogue]

残贼公行。 -- 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迄今盛行。 --蔡元培《图画》

(14) 又如: 行病(传播疾病); 行时道(走运); 行贝(通行贝币); 行术(通行的方法); 行钞(发行纸币); 行贿(流通财物)
(15) 斟酒 [pour]。 如: 行酒(依次斟酒); 行壶(谓依次斟酒); 行斟(行酒); 行酬(谓依次敬酒酬答); 行觞(行爵。 犹行酒。 谓依次敬酒)
(16) 做; 从事某种活动 [do]

行劫缚者(干掳人抢东西的)。 --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自行搜觅。 --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(17) 又如: 行所无事(泰然自若; 行若无事); 行不去(做不出); 行意(动静; 行动的意思)
(18) 实施 [carry out]

行刑不疚。 --《国语·晋语》

所行者忠信。 --欧阳修《朋党论》

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。 --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
(19) 又如: 行权(临时变通; 权宜行事); 行化(消化); 行财(管理钱财的伙计); 行究(查究; 追究); 行遣(处置, 治罪); 行不去(行不通); 行吊(进行吊唁)
(20) 使用; 行使 [apply; use]。 如: 行缠(裹腿布); 行仪(礼仪活动); 行持(施行; 使用); 行利(利息); 行唐(怠慢)
(21) 巡视 [perambulate]。 如: 行驾(赴外巡行); 行幸(皇帝出行); 行山(巡视山岳); 行川(巡视河川); 行木(巡察树木); 行屯(巡查驻军); 行田(巡视农田)
(22) 赏赐; 给予 [reward]。 如: 行田(赋田, 授田); 行爵(赐爵); 行糜(赐糜粥。 谓行仁政); 行恩(施与恩德)
(23) 将, 将要 [would]。 如: 行危(处在危险境地); 行至(等到); 行且(将要); 行年(指将到的年龄); 行休(谓生命将到尽头); 行看(且看); 行几(将近); 行当(即将; 将要)
(24) 向下签发公文、 命令 [sign]。 如: 行下(行文下达); 行文书(行文。 发布公文); 行召(行文征召); 行知(公文术语。 行文通知; 亦指通知事项的文书)
(25) 离开 [leave]

为吾子之将行也。 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(26) 递送 [transfer]。 如: 行歌(对歌; 对唱); 行炙(传送烤肉。 亦泛指宴会时上菜); 行庖(指所传送的食品); 行茶(递送茶水; 亦指旧时婚约决定后男方送定礼); 行菜(端送菜肴; 亦指端送菜肴的人)
VII
xíng
(1) 路程 [distance]

千里之行, 始于足下。 --《老子》

(2) 又如: 行纪(犹行程)
(3) 道理, 事物的发展规律 [reason]

下有直言, 臣之行也。 --《国语》

天之行也。 -- 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(4) 行书 [running script]。 如: 行分(分书而稍带行书体势的书体); 行押(行书的别称); 行法(言书法中行书的字法笔势); 行草(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字体; 亦指行书与草书的并称); 行楷(近似行书的楷书)
(5) 佛教语。 戒行, 指学佛学道的人遵守戒律刻苦修道的行为 [religious activities]。 如: 行持(持戒修行); 行心(修养心性); 行门(佛教语。 修道境界); 行婆(居家事佛的老妇); 行禅(佛教语。 打坐静修)
(6) 指五行 [five elements]。 如: 行次(五行的位次。 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言, 以为王者受命于天, 以五行之德为运, 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, 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)
(7) 行为 [behavior]

行为迟。 --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此行所负之责。 --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

行拂乱其所为(做事就使他做的事不顺, 让他做的事情没秩序, 颠倒错乱。 )--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(8) 又如: 行踏(行为); 行景(行为; 模样); 行短(行为不大方); 行作动步(举动); 行持(行为); 行处(行为; 动作)
(9) 品行 [conduct]

宣其德行。 --《国语·晋语》

改桓之行。

吾子行厚。 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行为士先者。 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辱人贱行。

(10) 又如: 德行(道德和品行); 行同能偶(品行相同, 才能相等); 行高(品性高洁); 行能(品行与才能); 行义(品行, 道义); 行谊(品行, 道义)
(11) 行踪, 事迹 [trace]。 如: 行述(谓生平概略、 履历; 亦指行状); 行迹(事迹); 行义(履历, 事迹)
(12) 行装 [outfit for a journey]。 如: 行李(白银的隐语); 行程(行李; 行装); 行仗(演武用的器械等物); 行旅(即行李); 行头(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)
(13) 临时 [temporary]。 如: 行帐(高级将领在外的驻所); 行窝(可以小住的安适之所); 行衙(官员外出的临时住处); 行城(临时建成的城垣)
(14)
VIII
xíng
(1) 又, 也, 再 [again]。 如: 行看(复看, 又看); 行复(且又)
(2) 正; 方 [just]。 如: 行当(正应); 行说(方言。 刚说)
(3) 即将... [soon]

行略定秦地。 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行与卿等诀别。 --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

(4) 又如: 行见天下太平
(5) 另见háng; hàng; héng

Advanced Chinese dictionary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написать реферат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